周芷如在進行水仙花雕藝教學。(資料圖片)
東南網(wǎng)1月20日訊(福建日報記者張輝 通訊員 鄭智敏)17日,一場水仙花雕刻技藝交流會在廈門不輟舊物館舉行。25個文藝青年拿起刻刀,跟著臺灣同胞周芷如學習水仙花雕藝。周芷如是臺南市文化協(xié)會秘書長。一年前,她作為廈門市政府購買服務的對象,來到沙坡尾社區(qū),參與閩臺傳統(tǒng)文化推廣。在她看來,水仙花文化是閩臺情感交流的重要紐帶之一。元旦以來,她已在多個宮廟、社區(qū)、博物館舉辦交流會。
2006年,漳州市水仙花協(xié)會首次赴臺交流。此后,漳臺水仙花業(yè)者互動從無到有,日益密切。10年間,兩地水仙花球貿易量從每年20多萬粒,攀升至300多萬粒。
昨日花香
張意強是漳州市水仙花協(xié)會的雕刻師。2006年春節(jié),他第一次帶著自己的作品赴臺參展。“第一天就有約10萬人來觀摩,各個宮廟都把它作為供奉用的神花,不少人家也習慣春節(jié)期間在家里擺上幾盆!痹谂_南延平郡王祠,張意強見識到了臺灣民眾對水仙花的熱情。
臺灣的水仙花文化源自漳臺互動!洱埾h志》記載稱:“臺灣水仙頭,其實,非臺地產(chǎn)也,皆海舶自漳州及蘇州轉售者,蘇州種不及漳州肥大!币环矫,臺灣移民大多來自閩南地區(qū),先民們延續(xù)了家鄉(xiāng)將水仙花作為新春清供的傳統(tǒng);另一方面,則源自清朝年間兩地頻繁的商賈往來。 “當時,從漳州來的商家,流行在買辦年貨時送水仙花頭。”周芷如說,久而久之,島內便形成了雕刻水仙花頭、水養(yǎng)水仙花,元宵時在廟前舉辦水仙花會的習俗。
在周芷如看來,養(yǎng)水仙不僅體現(xiàn)著臺灣民眾的生活雅趣,也是社交聯(lián)誼的紐帶!斑^完尾牙,姑娘們便在家中雕刻水仙,等到元宵時出門賞燈品花,此時是托親說媒的好時候,誰家的水仙養(yǎng)得好,說明這家姑娘夠賢惠!彼f。
直到1949年,隨著兩岸中斷往來,臺灣斷了貨源,水仙花文化才逐漸式微,雕刻技藝幾近失傳!耙恢币詠恚_灣的水仙花都要從漳州進口,因為水仙花球種植工序繁雜,前后要歷時3年,才能種出可供雕刻的花球,成本太高,臺灣沒有人愿意種植!睆堃鈴娬f。
重新綻放
讓水仙花重新香飄兩岸,成為漳臺民眾共同的期許。
2006年,當漳州水仙花協(xié)會提出赴臺辦展時,周芷如所在的臺南市文化協(xié)會當即表示將鼎力配合。這年2月,漳州市水仙花協(xié)會會長張文江率7位水仙花雕刻師首次跨越海峽,在臺南市延平郡王祠、武廟、天后宮,舉辦“漳州臺灣水仙花技藝展”,F(xiàn)場,他們不僅展出了500多件千姿百態(tài)的水仙花雕刻作品,還提供花頭,指導民眾雕刻與水養(yǎng)的要領。
“‘三陽開泰’‘十二生肖’‘團團圓圓’……一個水仙花球竟然可以千變萬化!敝苘迫缯f,也就是在這個時候,自己“陷進去了”。之后的10年,張文江每年都會帶隊赴臺辦展、開培訓班。而周芷如是最忠實的學徒。去年,包括她在內的6名臺灣水仙花雕刻愛好者,通過了漳州市水仙花協(xié)會的資格認定,成為專業(yè)雕刻師。
周芷如等人成為島內普及水仙花文化的重要力量!拔覀冎饕钊肷鐓^(qū)進行推廣!敝苘迫缯f,每年春節(jié)前,她的團隊都要到漳州里、海澄里、學甲等漳州先民聚集的社區(qū),現(xiàn)場教學。其目的就是為了喚起臺灣民眾對先民文化的關注。十年如一日,她培養(yǎng)了二三十個水仙花“發(fā)燒友”。此外,為了擴大影響力,臺南文化協(xié)會還在春節(jié)期間,到臺灣各地的酒店、百貨公司、博物館開辦花展。這個過程中,他們對閩臺淵源有了進一步認知。
從臺灣赴漳州拜師學藝者,也大有人在!10年前,臺灣的水仙花愛好者便開始組團過來,參觀圓山腳下的6000畝水仙花田,圍坐在一起學習雕工!睆埼慕硎,島內已經(jīng)涌現(xiàn)出了不少水仙花民間團體。
文化互動帶來了貿易增長。10年前,每年從漳州銷售往臺灣的水仙花球不過20來萬粒,而今這個數(shù)字已經(jīng)突破300萬粒。
[責任編輯:李瑞艷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