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7年前,南靖縣和溪鎮(zhèn)聯(lián)橋村高山社村民包浩源砍下自留山上的5棵金絲楠木,無償贈送給合肥市包公墓園,制作成棺槨,盛殮包公遺骨(本報2009年12月31日社會新聞版刊登《千年包公與一戶普通農(nóng)家的奇緣》)。如今,海峽兩岸包氏族人聯(lián)手重建清朝年間始建、“大躍進(jìn)”時期倒塌的包氏宗祠。
昨日,筆者到高山社回訪,只見2013年9月開始重建的包氏宗祠初具規(guī)模,坐北向南,占地面積200平方米。
包建萬(包浩源的三兒子)說,他家是包公的后代,祖籍廬州(今合肥),一世祖于明末清初為避戰(zhàn)亂而遷來閩南,十世祖包嘉允曾任云南、廣西總督。新中國成立初期,高山社許多包姓人家隨當(dāng)?shù)卮笮崭男談,唯獨他父親據(jù)理力爭,寧死不改姓。
據(jù)了解,清朝年間,包建萬祖輩一脈遷居四川,一脈遷居臺灣。近三年來,遷居臺灣的包伍吉第10世孫、臺南市白河區(qū)廣安里枋子林包氏宗親會會長包憲斌,先后4次組團(tuán)回祖籍地尋根謁祖。2013年8月,包家宗祠在臺南市白河區(qū)廣安里枋子林修建。包建義、建和、建萬、建豐、建泉、建治6兄弟及包氏族人聞訊后,也決定在包氏宗祠原址重建。包憲斌、包中汴、包再炭等27位臺灣宗親捐款6萬元,支持祖籍地重建包氏宗祠。
包公,名拯,字希仁,北宋咸平二年(999年)二月二十五日生于合肥東郊40公里的虎山腳下的包村。北宋嘉祐七年(1062年),包公病逝于開封,宋仁宗為了表彰包公的忠誠和建立的功勛,加封他為東?ら_國侯,追贈為禮部尚書,還根據(jù)他孝順父母,嚴(yán)肅處世,清廉剛直,一絲不茍的品格,賜予“孝肅”謚號。(漳州新聞網(wǎng) 張榮仁 徐東升)
[責(zé)任編輯:段雯婷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