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(wǎng)3月6日電 據(jù)臺灣《旺報》報道,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正舉辦《同代人的視覺修辭》,邀請任小林、景柯文、張小濤等大陸藝術家赴臺參與座談并展出作品,為60一代的人們描繪其體驗和見證。
從時代記憶的角度出發(fā),大陸策展人馮博一表示,這3位藝術家作為60后,擁有共同的經驗和記憶,其藝術創(chuàng)作具有60一代的屬性:“這些作品有意識地為我們同代人描繪了他們自己的體驗和見證!
如果說西方油畫可以走中國風,任小林的作品就是一例。他根據(jù)生活經驗,將日常對象碎片與人物輪廓畸零拼貼,一方面營造中國文人畫的意境,氤氳飄渺中卻又彌漫一股世紀末夢魘般的荒誕之感。
相較于任小林作品的“灰蒙蒙”,景柯文用色鮮明許多。向來喜歡搜集黑白老照片的他,以亮麗油彩為苦澀過往添繪昔日榮光。自承童年對已近尾聲的60、70年代記憶大多余下美好片段,畫中人總是流露著朝氣喜悅的一面。充滿懷舊情緒的景柯文說:“我們需反省過去才能繼續(xù)前進。”
張小濤的《薩迦》系列則營造奇幻考古風格。他與考古團隊合作,記錄了60、70年代后殘存的薩迦南寺,于是結合藏傳佛教、考古學、人類學、新媒體科技等元素的動畫短片《薩迦》就此誕生,為佛教文明提供了新的觀看之道。不過藝術家澄清這并非宣揚佛法,“我想探討的是宗教演變迄今的世俗化,這是一種全球化產生的現(xiàn)代病,藏傳佛教只是一個縮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