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6月30日,重慶渝北區(qū)市民董歷麗在中國工商銀行重慶加州支行辦了一張銀行卡,該卡僅辦理存取款及理財業(yè)務,未開通網(wǎng)銀及其他金融業(yè)務。
2011年12月26日晚,董歷麗在重慶一餐廳刷卡消費時被告知余額不足,她以為POS機出了問題,并沒有太在意。直到她當晚再次刷卡消費無果時,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。她趕緊查詢余額,發(fā)現(xiàn)卡中的455377.92元早已不翼而飛。
“我立即撥打95588并前往銀行查詢,被告知該筆存款于2011年12月26日17:02在澳門經(jīng)他人通過購買珠寶首飾刷POS機劃走。在此期間,我從沒有離開重慶,該銀行卡一直隨身攜帶,密碼從沒有泄露給他人,也沒有進行過大額的取款和交易。”董歷麗說。
一位銀行職員表示,銀行卡的防盜主要是通過兩種方式來完成:一種是通過技術手段,如設置磁條等,上面錄入用戶的相關信息用于核實;另一種是程序手段,如對資金流動設置多重程序予以審查。銀行卡防盜手段中的程序手段在劃卡消費時遭到簡化,因此只要突破技術,就存在被復制、資金被盜刷的可能。
董歷麗聘請律師向銀行索賠,并認為自己已盡到對銀行卡和密碼的保管義務,存款被盜刷的原因是銀行安全防護系統(tǒng)不嚴密,銀行應當進行賠付。不料銀行方面表示:銀行沒有任何過錯。
董歷麗隨即向重慶市渝北區(qū)人民法院提起訴訟,要求銀行返還卡里被盜刷存款并支付利息。6月25日,法院開庭審理。法庭認定董歷麗持有的是真卡,且其本人從未去過澳門,澳門刷卡時使用的是偽卡;認定銀行未能提供董歷麗存在過錯的證據(jù),也未能提供澳門刷卡時的簽名。但截至目前,法院仍未對此案件進行宣判。
其實,董歷麗的遭遇并不是孤例。記者通過“銀行卡盜刷維權聯(lián)盟”獲悉,僅該聯(lián)盟中就有10余名儲戶的銀行卡被盜刷,受害者被盜金額從數(shù)千元到數(shù)10萬元不等。該聯(lián)盟負責人告訴記者,各地普遍存在銀行卡盜刷維權難問題。